| |
| 论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 |
| 张丽曼 |
| 2004(6) [摘要(1061)] [PDF 10.96 M (13)] |
| |
| 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 |
| 汪永成 |
| 2004(6) [摘要(874)] [PDF 10.68 M (2)] |
| |
| 知情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 王建军 刘金程 |
| 2004(6) [摘要(892)] [PDF 11.13 M (5)] |
| |
|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分析 |
| 王丽莉 |
| 2004(6) [摘要(1149)] [PDF 11.29 M (4)] |
| |
| 广义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
| 李具恒 |
| 2004(6) [摘要(1057)] [PDF 11.01 M (4)] |
| |
| 转换偏好同类者广义随机占优——具有反S型转换函数的群体决策规则 |
| 唐爱国 |
| 2004(6) [摘要(886)] [PDF 12.87 M (2)] |
| |
| 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局限与竞争优势创造 |
| 黄 伟 张 鸿 |
| 2004(6) [摘要(947)] [PDF 6.61 M (15)] |
| |
| 论西部经济的外资发展战略 |
| 甘时勤 |
| 2004(6) [摘要(849)] [PDF 6.60 M (15)] |
| |
| 从经济主导型到社会主导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化取向 |
| 蔡雪雄 李桂平 |
| 2004(6) [摘要(863)] [PDF 8.14 M (4)] |
| |
| 基于系统科学的服务管理研究 |
| 牟新云 蒋朝哲 |
| 2004(6) [摘要(877)] [PDF 7.64 M (4)] |
| |
| 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
| 文兴吾 |
| 2004(6) [摘要(1029)] [PDF 9.79 M (8)] |
| |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 |
| 林忠碧 |
| 2004(6) [摘要(989)] [PDF 4.13 M (2)] |
| |
| 论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转变 |
| 王黔玲 |
| 2004(6) [摘要(876)] [PDF 8.18 M (3)] |
| |
| 道教在巴蜀初探(下) |
| 卿希泰 |
| 2004(6) [摘要(749)] [PDF 15.74 M (4)] |
| |
| 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
| 杨翰卿 |
| 2004(6) [摘要(1075)] [PDF 6.34 M (15)] |
| |
| 刘一明的天人合一思想初探 |
| 刘 宁 |
| 2004(6) [摘要(856)] [PDF 5.51 M (4)] |
| |
| 象征性法律及其意义 |
| 喻 中 |
| 2004(6) [摘要(1102)] [PDF 10.55 M (12)] |
| |
| 紧急状态下的自由与秩序 |
| 陈 雄 |
| 2004(6) [摘要(812)] [PDF 6.36 M (7)] |
| |
| 目击证人辨认的可信性及其程序保障 |
| 黄维智 |
| 2004(6) [摘要(966)] [PDF 12.68 M (5)] |
| |
| 基于公司治理理念的公司资本制度选择 |
| 刘 文 |
| 2004(6) [摘要(957)] [PDF 7.87 M (4)] |
| |
| 公司法应确立“公司公平对待股东原则” |
| 陈开琦 |
| 2004(6) [摘要(938)] [PDF 8.21 M (4)] |
| |
| 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
| 周晓虹 |
| 2004(6) [摘要(1379)] [PDF 9.91 M (5)] |
| |
| 嬗变、缺位和弥补:政治安排中私营企业主利益表达—— 皖南宣城市的实证分析 |
| 陶 庆 |
| 2004(6) [摘要(925)] [PDF 11.29 M (10)] |
| |
| 关于老年人主观幸福的研究——对中国及日本老年人幸福观的调查分析 |
| 雷秀雅 |
| 2004(6) [摘要(885)] [PDF 7.63 M (5)] |
| |
|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 |
| 王辅贤 |
| 2004(6) [摘要(1429)] [PDF 7.76 M (2)] |
| |
| 新生活运动与取缔妇女奇装异服 |
| 夏 蓉 |
| 2004(6) [摘要(1275)] [PDF 15.88 M (4)] |
| |
| 20世纪30年代的地政改革实验与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以江宁、兰溪实验为基本分析样本 |
| 李伟中 |
| 2004(6) [摘要(1025)] [PDF 13.06 M (2)] |
| |
| 试论梁启超的历史哲学及其特点 |
| 张 牛 |
| 2004(6) [摘要(1092)] [PDF 5.83 M (8)] |
| |
| 军阀控制时期的四川美丰银行 |
| 时广东 |
| 2004(6) [摘要(925)] [PDF 12.16 M (2)] |
| |
| 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形式的三次论争 |
| 刘 忠 |
| 2004(6) [摘要(1007)] [PDF 14.89 M (5)] |
| |
| 论邓小平关于文艺与人民的辩证思想 |
| 课题组 |
| 2004(6) [摘要(918)] [PDF 10.74 M (6)] |
| |
| 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考论 |
| 刘文刚 |
| 2004(6) [摘要(1140)] [PDF 8.24 M (11)] |
| |
| 李白家世考 |
| 黄 英 |
| 2004(6) [摘要(1142)] [PDF 5.53 M (2)] |
| |
| 现代化变迁中的乡村治理与宗族——评肖勇《WTO、宗族关系与村民自治》 |
| 都 淦 任 勇 |
| 2004(6) [摘要(1038)] [PDF 1.93 M (2)] |
| |
| 消费主义视域里的文学与文化研究 ——全国“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
| 唐小林 |
| 2004(6) [摘要(836)] [PDF 3.92 M (7)] |
| |
| 中国现代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综述 |
| 陈廷湘 龙 伟 |
| 2004(6) [摘要(885)] [PDF 3.88 M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