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电子书阅读
投稿指南
过刊查询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按年份查询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05年
2004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19830101
学习和发扬马克思的革命学风
柯研楚
1983,(1):-
19830102
马克思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白伟
1983,(1):-
19830103
马克思论劳动时间的两种分配方式及其现实意义
杨洛 邓金贵 杨安勤
1983,(1):-
19830104
集中必要资金 保证重点建设
姜泽亭
1983,(1):-
1983010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洪韵珊 谢启琛
1983,(1):-
1983010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
苏双碧
1983,(1):-
19830107
人口价值观初探
张文贤
1983,(1):-
19830108
青年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都淦
1983,(1):-
19830109
评萨特的“自由”哲学
刘平斋 徐家杰
1983,(1):-
19830110
康德哲学中的认识能动性思想
桑新民
1983,(1):-
19830111
《周易乾凿度》的哲学思想
钟肇鹏
1983,(1):-
19830112
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上)
王利器
1983,(1):-
19830113
论《三国演义》作者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
陈辽
1983,(1):-
19830114
《三国演义》中的神怪描写
蔡毅
1983,(1):-
19830115
关于都江堰历史的几个问题——与喻权域同志商榷
燕边
1983,(1):-
19830116
李冰是“秦蜀守”吗?
杨继忠
1983,(1):-
19830117
川滇边境纳日人的族别问题
李绍明
1983,(1):-
19830118
如何论证双包责任制与公共积累的关系——同陈力同志兼与刘政同志商榷
沈元瀚
1983,(1):-
19830119
评《西夏史稿》
金汇海 吴长显
1983,(1):-
19830120
四川学术动态
1983,(1):-
19830121
《社会科学研究》一九八二年总目录
1983,(1):-
第2期
19830201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现实意义
顾宗枨
1983,(2):-
19830202
略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石柱成
1983,(2):-
19830203
《资本论》第三卷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意义
王永锡
1983,(2):-
19830204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对我国神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特点的探讨
贺弘毅
1983,(2):-
19830205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齐 平 周振声
1983,(2):-
19830206
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国家的本质
洪韵珊
1983,(2):-
19830207
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淳于毓济
1983,(2):-
19830208
试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的特征
赵增锴
1983,(2):-
19830209
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下)
王利器
1983,(2):-
19830210
试论哲学系统方法的特征
孙凯正
1983,(2):-
19830211
历史唯物论与人的哲学是不相容的吗?
李连科
1983,(2):-
19830212
人性三题——评《文学理论基础》关于人性的论述
刘 光
1983,(2):-
19830213
诡辩论的实质在于故意歪曲和抹煞真理
唐合俭
1983,(2):-
19830214
教字古义及《论语》诸“教”字义考释
龙显昭
1983,(2):-
19830215
试论反割台斗争中的刘永福
施宣圆 吴树扬
1983,(2):-
19830216
“酉阳教案”始末
宋玉鹏
1983,(2):-
19830217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单独一国获胜’并非马、恩的观点》一文的讨论 “一国胜利”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徐 昕
1983,(2):-
19830218
难道马、恩没有“同时胜利”的观点吗?
王 井
1983,(2):-
19830219
“同时论”和“一国论”都是马、恩的坚持的思想
江 楠
1983,(2):-
第3期
19830301
论人民当家作主
熊复
1983,(3):-
19830302
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吴光辉 朱邦宁
1983,(3):-
19830303
生产价格与价值“转形”
吴世泰
1983,(3):-
19830304
试论经济中心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郭元晞
1983,(3):-
19830305
对农业大包干占有形式的探讨
黄荣武
1983,(3):-
1983030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詹一之 宋道全
1983,(3):-
19830307
现代科学与真理观的进化
陈奎德
1983,(3):-
19830308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与物理学的新发展
王建军
1983,(3):-
19830309
决定论问题的再研究
孙礼
1983,(3):-
19830310
绝对真理不是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吗?
韩振峰
1983,(3):-
19830311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女作家——罗淑
艾以
1983,(3):-
19830312
罗淑創作簡論
董剑
1983,(3):-
19830313
试论《为奴隶的母亲》与《生人妻》
文天行
1983,(3):-
19830314
《三国演义》的一个缺点——地理观念薄弱
龚鹏九
1983,(3):-
19830315
杜甫《卜居》中的“主人”指谁?
刘尚勇
1983,(3):-
19830316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农民问题的
伍宗华 冉光荣
1983,(3):-
19830317
从《涑水记闻》看北宋的封建专制
季平
1983,(3):-
19830318
重庆开埠与四川近代对外贸易
王堃
1983,(3):-
19830319
试论余栋臣起义的性质
曾绍敏
1983,(3):-
19830320
四川省马恩列斯毛著作研究会、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召开年会
1983,(3):-
19830321
书讯
1983,(3):-
第4期
19830401
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综述
1983,(4):-
19830402
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从魏、蜀矛盾看《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黄 钧
1983,(4):-
19830403
论《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对人物刻划的意义
鲁德才
1983,(4):-
19830404
重评关羽
冒 炘 叶 胥
1983,(4):-
19830405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与王利器、周邨、章培恒等同志商榷,兼论此书小字注的问题
张国光
1983,(4):-
19830406
毛本《三国演义》指谬
宁希元
1983,(4):-
19830407
传统川剧中的三国戏
永 康 田 文
1983,(4):-
19830408
孔明故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外的传播和影响
陈翔华
1983,(4):-
19830409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宣传无神论
沙 英
1983,(4):-
19830410
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共产党的党章
汪义诚
1983,(4):-
19830411
在全面改革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周振华
1983,(4):-
19830412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与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
吴廷嘉
1983,(4):-
19830413
论近代爱国主义的几个特点
丁凤麟
1983,(4):-
19830414
宋代四川的酒政
贾大泉
1983,(4):-
19830415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加速发展的探讨
吴建国
1983,(4):-
19830416
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两次按劳分配
赵学增
1983,(4):-
19830417
农村供销合作社应逐步成为综合服务中心
何 克
1983,(4):-
19830418
扬雄《太玄》中的宇宙形成论
郑万耕
1983,(4):-
19830419
不应求“爱”于被反映者——重谈真理阶级性问题
郭 佳 郭 凡
1983,(4):-
19830420
社会科学真理没有阶级性
戴春魁
1983,(4):-
第5期
1983050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科学方法论
齐 平
1983,(5):-
19830502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结构、职能的变化
赵喜顺
1983,(5):-
19830503
廖季平的《古学考》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李耀仙
1983,(5):-
19830504
廖季平哲学思想与经学的终结
钟肇鹏
1983,(5):-
19830505
廖季平学术思想之演变
向 楚
1983,(5):-
19830506
列宁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的思想
梁映东
1983,(5):-
19830507
试论社会主义绝对地租——读《资本论》札记
洪远朋
1983,(5):-
19830508
《资本论》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
李达昌
1983,(5):-
19830509
资本总公式中的两个问题
胡培兆
1983,(5):-
19830510
马克思是怎样创立劳动力商品学说的
李善明
1983,(5):-
19830511
建国以来《史记》研究情况述评
肖 黎
1983,(5):-
19830512
薛福成、严复和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人口思想的启蒙者
李世平
1983,(5):-
19830513
摇黄十三家小考
王 纲
1983,(5):-
19830514
六朝江原故址和侨置郡县考
王文才
1983,(5):-
19830515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及其塑造
张民权
1983,(5):-
19830516
白屋诗人的诗及其创作道路
金国永
1983,(5):-
19830517
条支、碎叶与李白生地
李从军
1983,(5):-
19830518
对按劳分配两条曲线的补充
陈荣耀
1983,(5):-
19830519
八阵图在哪里?
李思桢
1983,(5):-
第6期
19830601
实事求是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鲁家果
1983,(6):-
1983060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郭元晞
1983,(6):-
19830603
重视文艺创作思想上的反污染斗争 ——评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想对我国文艺创作的影响
吴 野
1983,(6):-
19830604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唯物主义 ——也谈现代化与现代派
黄一平
1983,(6):-
19830605
黍离之感与桑梓之悲 ——试论宋末婉约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谢桃坊
1983,(6):-
19830606
浅谈杜甫的早期创作 ——兼评《临邑舍弟书至苦雨》
王滋源
1983,(6):-
19830607
苏轼与西蜀海棠
谷 莺
1983,(6):-
19830608
发挥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
蒋子恒
1983,(6):-
19830609
关于国家经济职能的探讨
熊勤初
1983,(6):-
19830610
一种新的分配制度 ——除本分成制的理论和实践
陈贵华
1983,(6):-
19830611
马克思劳动人口规律浅探
许改玲
1983,(6):-
19830612
《资本论》“有其历史局限性”吗? ——四川成都地区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讨论会综述
1983,(6):-
19830613
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性
田玉松 缪再生
1983,(6):-
19830614
论历史科学的“百家争鸣”
苏双碧
1983,(6):-
19830615
论《渝报》
周 勇
1983,(6):-
19830616
“参谋团”入川剖析
王廷科
1983,(6):-
19830617
乐山地区(上)
任乃强 邓自欣 张至皋
1983,(6):-
198306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决策的理论基础
张国祺 崔广义
1983,(6):-
19830619
试论张栻的哲学思想
蔡方鹿
1983,(6):-
19830620
明末农民起义军初期入川作战问题探讨
田 尚
1983,(6):-
19830621
四川省政治学学会首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1983,(6):-
19830622
杨升庵学术思想讨论会在四川省新都县召开
1983,(6):-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