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电子书阅读
投稿指南
过刊查询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按年份查询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05年
2004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19880101
巩固发展横向联合 为振兴西南经济献计献策 ——在西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杨汝岱
1988,(1):-
19880102
内外结合,扬长避短,共同努力,促进发展 ——在西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辛文
1988,(1):-
19880103
论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李善明 杨致恒
1988,(1):-
19880104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性和二重性
洪韵珊
1988,(1):-
19880105
“一国两制”的理论依据新探
汪义诚
1988,(1):-
19880106
试论城市土地的经营与管理
王永江
1988,(1):-
19880107
略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
许经勇
1988,(1):-
19880108
关于开发我国西部地区的几个理论问题
顾宗枨 吴克烈
1988,(1):-
19880110
对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再思考
桑新民
1988,(1):-
19880111
理想的认识论探讨
应杭
1988,(1):-
19880112
实践层次初探
赵贵生 龚贵先
1988,(1):-
19880113
略论我国的社会问题
包心鉴
1988,(1):-
19880114
当前城市妇女就业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冉茂英
1988,(1):-
19880115
论中国文学传统的变异与继承
谢桃坊
1988,(1):-
19880116
从悲剧冲突的时代性看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罗宗义
1988,(1):-
19880117
袁珂对当代神话学的贡献
潜明兹
1988,(1):-
19880118
论北宋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
陈植锷
1988,(1):-
19880119
对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再认识
王廷科
1988,(1):-
19880120
试论关榷与清代前期四川的商业
鲁子健
1988,(1):-
19880121
试论早期的成都工人运动
吴继华
1988,(1):-
19880122
天人感应论本质上是社会伦理政治哲学
黄开国
1988,(1):-
19880123
略论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特征
任健雄
1988,(1):-
19880124
同一性就是对立面的联系吗?
阎树群
1988,(1):-
19880125
整体阐释论
罗志野
1988,(1):-
19880126
厂长与思想政治工作
杜之川
1988,(1):-
19880127
《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l一6期目录
1988,(1):-
1988019
运用价格税收杠杆控制投资规模
伍玉元
1988,(1):-
19880314
正反馈、负反馈概念新探
李以渝
1988,(1):-
第2期
1988020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特征
翁其银
1988,(2):-
19880202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婚姻过程的特征
王格
1988,(2):-
19880203
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
庄严
1988,(2):-
19880204
川南地区国土综合开发的总体设计
川南国土规划总课题组
1988,(2):-
19880205
论国有企业的经营主体
高宏德
1988,(2):-
19880206
试论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进一步完善
莫志成
1988,(2):-
19880207
论创造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聂元昆
1988,(2):-
19880208
社会结构变革:现代化的关键
梅俊杰 李宏军
1988,(2):-
19880209
社会文明观是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
黎永泰
1988,(2):-
19880210
略论第二次飞跃的核心问题
王黔玲
1988,(2):-
19880211
中国古代货币管理的指导思想
叶世昌
1988,(2):-
19880212
中国古代官吏的考核与奖惩
袁庭栋
1988,(2):-
19880213
努尔哈赤与女真族社会变革
陈涴
1988,(2):-
19880214
清代书吏考略
倪道善
1988,(2):-
19880215
丁宝桢治蜀浅论
杨亮升
1988,(2):-
19880216
清代四川押租制的起源及其背景
龙岱 林顿
1988,(2):-
19880217
李白的哲学、美学意识
刘朝谦
1988,(2):-
19880218
章回小说发展轨迹的追寻
刘峻山
1988,(2):-
19880219
试析“全幅度意识描写”的障碍
张君恬
1988,(2):-
19880220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第二内涵初探
黄荣武
1988,(2):-
19880221
试论矛盾的“动力度”
叶山土
1988,(2):-
19880222
再谈“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否定
张凌云
1988,(2):-
19880223
国营商业能平抑物价吗?
陈学工
1988,(2):-
19880224
释《诗·卫风·木瓜》中“木”字的含义
李恕豪
1988,(2):-
19880225
关于当今世界的划分述评
宋玉波
1988,(2):-
198802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综述
雷元星 永泰
1988,(2):-
19880227
我国首次宣传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召开
1988,(2):-
19880228
四川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在万源县举行
1988,(2):-
19880229
列宁开拓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胜杰 小周 封三
1988,(2):-
第3期
19880301
在时代精神的哺育下成长——纪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十周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哲学思考
冯举
1988,(3):-
1988030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课题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课题组
1988,(3):-
1988030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特定历史阶段
张锋
1988,(3):-
19880304
艰苦奋斗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戴祺
1988,(3):-
19880305
对科技进步动力机制的思考
解书森 陈冰
1988,(3):-
19880306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格机制
金建
1988,(3):-
19880307
也谈当前我国的价格改革
陶人
1988,(3):-
19880308
试论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协调
李伯乔
1988,(3):-
19880309
试论党政分开
刘东
1988,(3):-
19880310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有何异同
郑家耀
1988,(3):-
19880311
波兰进行政治协商简况
刘积高 汪毓清
1988,(3):-
1988031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简析
华文沛
1988,(3):-
19880313
从科学看因果观、机遇观的变迁
查有梁
1988,(3):-
19880315
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
陈颐
1988,(3):-
19880316
李荣二道论蠡测
黄海德
1988,(3):-
19880317
试论陈抟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李远国
1988,(3):-
19880318
作家超越意识的主要特征
周述成
1988,(3):-
19880319
李宽定的当代仕女画廊——论中篇五部曲《女儿家》
郭踪
1988,(3):-
19880320
文坛千古两谪仙——李白与苏轼比较研究
葛景春
1988,(3):-
19880321
四库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发覆
陈智超
1988,(3):-
19880322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周原孙
1988,(3):-
19880323
《资治通鉴》传入日本及其影响
李春光
1988,(3):-
19880324
张栻与王闽运——蜀湘学术文化交流与书院教育
用群华
1988,(3):-
19880325
刘少奇与党的白区工作
陈君聪
1988,(3):-
19880326
社会基本矛盾“同时产生”说质疑
程军
1988,(3):-
19880327
试论非对立面的统一
沈仁义
1988,(3):-
19880328
略论劳动力的商品性和价值性
吴思伟
1988,(3):-
19880329
评《四川简史》——兼论省区通史编写的几个问题
彭久松
1988,(3):-
19880330
一套颇具特色的历史人物评传丛书——《石达开评传》与《陈玉成评传》读后
沈定平
1988,(3):-
19880331
《系统科学纵 横》评介
李树政
1988,(3):-
19880332
本刊编辑部召开院内部分作者座谈会
1988,(3):-
第4期
19880401
解放思想 探索创新 拓展和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杨汝岱
1988,(4):-
19880402
发挥优势 办出特色 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许川
1988,(4):-
19880403
社会主义经济在初级阶段的内在特征
胡培兆
1988,(4):-
1988040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特征
史宇澄
1988,(4):-
1988040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研究三问
郭和平
1988,(4):-
19880406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引起的思考 ——关于四川的战略和对策研究
林凌
1988,(4):-
19880407
论技术引进和我国的技术引进战略
李京文
1988,(4):-
19880408
社会主义股份制和所有制的改革
陈永忠
1988,(4):-
19880409
我国试行股份制的法律思考
周友苏
1988,(4):-
19880410
试论我国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法律建设
黄建武
1988,(4):-
19880411
社会协商对话制的琏本原则
张孝初
1988,(4):-
19880412
改革中的角色变化及其现实意义
龚水林
1988,(4):-
19880413
搞活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几点辩证法 成都市人民商场的调查
陶武先 曾小波
1988,(4):-
19880414
唯物史观与主体性原则
杨亮才 宋景良 董清义
1988,(4):-
19880415
认识主体修养试探
裴希林
1988,(4):-
19880416
几种特殊的质变方式
周守仁
1988,(4):-
19880417
姚莹论
陈进忠
1988,(4):-
19880418
关于李陵的评价问题
张艳国
1988,(4):-
19880419
“五卅”运动与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的建立
后云
1988,(4):-
19880420
《金瓶梅》作者王樨登考
鲁歌 马征
1988,(4):-
19880421
中国戏剧思潮,1978—1988
廖全京
1988,(4):-
19880422
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真实理论的发展
吴秀明
1988,(4):-
19880423
应当建立一门人才思维学
王承英
1988,(4):-
19880424
略论认识的三种类型
齐平
1988,(4):-
19880425
什么是文学批评的审美原则
肖阳
1988,(4):-
19880426
推荐《现代科学知识小百科》
沈兆平
1988,(4):-
19880427
《社会科学新辞典》即将出版
1988,(4):-
19880428
《东坡选集》简评
桃坊
1988,(4):-
19880429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和奖励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1988,(4):-
19880430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综述
1988,(4):-
1988043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集会庆祝建院十周年
1988,(4):-
第5期
19880501
论通货膨胀期间的价格改革
郭元晞
1988,(5):-
19880502
坚持生产力标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衡超伦
1988,(5):-
19880503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黄荫涛 谭国太
1988,(5):-
1988050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合作制的发展和完善
王叔云
1988,(5):-
1988050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素质
吉书
1988,(5):-
19880506
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紧迫性
光雨
1988,(5):-
19880507
应当重视对西方经济机制的研究与借鉴
鲁家果 陈为汉
1988,(5):-
19880508
四川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
周殿昆
1988,(5):-
19880509
关于四川参加国际经济交换与竞争的思考
肖述祖 王影聪
1988,(5):-
19880510
对两介十年的理论反思
张力 王文承
1988,(5):-
19880511
结构与语言风格的最初建构——沙汀抗战前小说创作两面观
官晋东
1988,(5):-
19880512
“三言”、 “二拍”、《聊斋》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王显春
1988,(5):-
19880513
一部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 ——刘熙载《文概》发微
李朝政
1988,(5):-
19880514
试论明代的影戏及相关问题
江玉祥
1988,(5):-
19880515
试论社会科学奖励的本质与作用
郑青
1988,(5):-
19880516
哲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论逻辑和语言分析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黄斌
1988,(5):-
19880517
解放与升华——“五四”时期新思想界对人性解放的思考
陈廷湘
1988,(5):-
19880518
论“贰臣”
王宏志
1988,(5):-
19880519
论清初思想家对王阳明心学的改造
陈德述
1988,(5):-
19880520
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建设
马郑刚
1988,(5):-
19880521
劳动经济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李福田
1988,(5):-
19880522
略论企业政工干部的专业职称问题
杜之训
1988,(5):-
19880523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新解
郭相颖
1988,(5):-
19880524
“养鸡女”之乐与苦新探
相颖
1988,(5):-
19880525
落实法律上的责权利是深化城市改革的关键
建国 祥昆
1988,(5):-
19880526
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效措施——四川中江化工总厂改革分配制度和建立相应配套措施的调查
韩仕辉 张廷阳
1988,(5):-
19880527
企业管理关键在领导者的平衡力和责任感——绵阳市绵州宾馆调查散记
小寒 赵文兰
1988,(5):-
19880528
绵阳火车站集体企业蓬勃发展的启示
韦光 一兰
1988,(5):-
19880529
德阳市“天府花生”原料基地应建在哪里?
文凤鸣
1988,(5):-
19880530
发挥传统优势 参与国际竞争——德阳市罗江外贸食品加工厂角逐国际市场24年
1988,(5):-
19880531
创见在于认真的研究——简评《早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晓姜
1988,(5):-
19880532
首次陈子昂学术讨论会综述
岳珍
1988,(5):-
19880533
人天观与逻辑思维学术讨论会概述
叶峻
1988,(5):-
19880534
达县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综述
继国 胜杰
1988,(5):-
19880535
《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汉召开
1988,(5):-
第6期
19880601
关于完整、准确地把握生产力标准的几个问题
胡启锐 唐国琪
1988,(6):-
19880602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的关系浅析
敬明
1988,(6):-
19880603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
秦德华
1988,(6):-
19880604
中国经济理论发展十年
张泽荣
1988,(6):-
19880605
在改革中完善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本院政治学所地方人大制度研究课题组
1988,(6):-
19880606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趋势
吴野
1988,(6):-
19880607
近十年古代小说研允的回顾与展望
沈伯俊
1988,(6):-
19880608
现代化与理性社公
金观涛
1988,(6):-
19880609
试论社会主义政{台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肖勇
1988,(6):-
19880610
简论产权火系的市场化原则
陈其林 王瑞芳 李伟 陈宏
1988,(6):-
19880611
我国城市经济结构合理化探索
过杰
1988,(6):-
19880612
贫困山区农村深化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价格改革
杨正本
1988,(6):-
19880613
根据消费结约构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
邹一清
1988,(6):-
19880614
系统化社会主体 当代唯物史观突破创新的主题
史南飞
1988,(6):-
19880615
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 兼与刘大年商榷
彭年
1988,(6):-
19880616
北宋训坛“柳永热”
施议对
1988,(6):-
19880617
论唐王朝保证决策效率的制度
谢元鲁
1988,(6):-
19880618
共患难易 同富贵难 ——从官爵上透视太平天国与捻军的关系
盛巽昌 池子华
1988,(6):-
19880619
试论赵尔丰在经营川边中以兴学为先的思想
宋德扬
1988,(6):-
19880620
牌子随质量而兴盛 ——访江津县外贸花生厂后的思考
韩仕辉 赵文兰
1988,(6):-
19880621
质量·管理·效益 ——四川千佛曲酒厂质量管理掠影
张廷阳
1988,(6):-
19880622
应当选择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社会均衡发展模式
王曙光
1988,(6):-
19880623
亚当·斯密“利己”思想新探
杨锦英
1988,(6):-
19880624
厂长负责制条件下企业党委的保证监督作用
吕春山
1988,(6):-
19880625
科技成果的价值、使用价值与价格
沈林伟
1988,(6):-
19880626
杜牧《李长吉歌诗序》“理”义辨
陈子建
1988,(6):-
19880627
突变数学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都兴富
1988,(6):-
19880628
《狄慈根哲学思想研究》简评
江丹林
1988,(6):-
19880629
近几年来改革与哲学研究概述
长歌
1988,(6):-
19880630
四川省妇女问题研讨会在蓉召开
1988,(6):-
19880631
社会政治心理与社会政治理论的关系
1988,(6):-
19880632
冯梦龙的小说理论与《三言》
1988,(6):-
19880633
巴蜀文化发展渊源的探索(封三)
1988,(6):-
19880634
第三商业及其主要形式(封三)
1988,(6):-
19880635
从近年来新发现的考古材料看古蜀史(封三)
1988,(6):-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