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电子书阅读
投稿指南
过刊查询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按年份查询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05年
2004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20020101
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本质
冯良勤
2002,(1):-
20020102
改革 开放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黄红发
2002,(1):-
20020103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途径
徐华府
2002,(1):-
20020104
世界多极化是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
吴嘉蓉
2002,(1):-
20020105
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四个先进性要求
郑英隆
2002,(1):-
20020106
重建中国境外投资主体的战略思考
梅子惠 罗时凡
2002,(1):-
20020107
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升级
张 琦
2002,(1):-
20020108
追赶型投资产业结构策略选择:国际经验及启示
李 杰
2002,(1):-
20020109
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黄 乾
2002,(1):-
20020110
政府经济职能演变再认识:逻辑与表象
何文君 王雅梅
2002,(1):-
20020111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人学基础——以《巴黎手稿》为例
杨筱刚
2002,(1):-
20020112
西文中第三人称单数“是”(is)的本体论意义
李蜀人
2002,(1):-
20020113
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内在价值”观的质疑与辨析
袁祖社
2002,(1):-
20020114
儒家德治管理的人本特征
蔡玉波
2002,(1):-
20020115
重温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
卿希泰
2002,(1):-
20020116
也谈道教哲学的特色一通过与其他宗教比较来看
李国梅
2002,(1):-
20020117
1996 - 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丁培仁
2002,(1):-
20020118
四川人文资源的几个问题
段 渝
2002,(1):-
20020119
中国律师的地位:现状、反思与前瞻
汤火箭
2002,(1):-
20020120
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
饶 艾 张洪涛
2002,(1):-
20020121
论“以事实为根据” —兼谈证据客观性和证明标准
刘 涛 朱 颖
2002,(1):-
20020122
关于网上人身权保护的几个问题
吕 彦 张异琴
2002,(1):-
20020123
专家的观点可靠吗——对国内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建构问题的探讨
周长城 袁 浩
2002,(1):-
20020124
以城乡整合为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李迎生
2002,(1):-
20020125
现代城市形态规划理念的转型取向
李 芸
2002,(1):-
20020126
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
罗志田
2002,(1):-
20020127
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1937 - 1945)
渠桂萍 王先明
2002,(1):-
20020128
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组合
罗二虎
2002,(1):-
20020129
唐宋燕乐歌辞的历史考察——论《碧鸡漫志》的主旨及其意义
谢桃坊
2002,(1):-
20020130
历史叙事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起
韩云波
2002,(1):-
20020131
召唤启蒙:走向自觉的新时期报告文学
丁晓原
2002,(1):-
20020132
浅析教育成本及其构成
楚红丽
2002,(1):-
20020133
《理学文艺史纲》试评
潘纯琳
2002,(1):-
20020134
宏扬时代主旋律——读周琳《理论与政治思想》
石本惠
2002,(1):-
20020135
新视角 新看法——“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简述
史 岩
2002,(1):-
20020136
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前进方向——四川省文学研究界“‘三个代表’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支 宇
2002,(1):-
20020137
《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总目
李 侠 整理
2002,(1):-
第2期
20020201
对“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历史可能性的证明
张康之
2002,(2):-
20020202
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
祝灵君 聂 进
2002,(2):-
20020203
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充分发展党内民主
周 放
2002,(2):-
20020204
克服官僚主义 改进领导作风
吴玉宗
2002,(2):-
20020205
东亚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台湾经济的未来
林 凌
2002,(2):-
20020206
关于城 发展与 设中的几个问题
辛 文
2002,(2):-
20020207
论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
张理智
2002,(2):-
20020208
“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定位
彭新武
2002,(2):-
20020209
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贺先志
2002,(2):-
20020210
试论我国东西部差距的成因
雷 敏 底 瑜
2002,(2):-
20020211
贫穷的教育与教育浪费——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两难问题
王必达
2002,(2):-
20020212
关于四川省国有资本退出的战略构思
干胜道
2002,(2):-
20020213
内隐认知方法引入精神信仰的研究
宋兴川
2002,(2):-
20020214
意识、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分析心量学心灵结构简述
尹 立
2002,(2):-
20020215
论《韩诗外传》的黄老思想
李知恕
2002,(2):-
20020216
外在规范和道德意识自觉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
谭明冉
2002,(2):-
20020217
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周晓阳 张多来 许伟平
2002,(2):-
20020218
论宪法渊源
陶 涛
2002,(2):-
20020219
法规规章备案制度的价值及局限
周新楣
2002,(2):-
20020220
论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若干问题
唐烈英
2002,(2):-
20020221
法学专业本科实习的检讨与实践探索
高晋康 杨春禧 徐 冰
2002,(2):-
20020222
论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王 斌 雷 雨
2002,(2):-
20020223
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周建国
2002,(2):-
20020224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洪大用 刘仲翔
2002,(2):-
20020225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
邓国胜
2002,(2):-
20020226
重视老龄问题 发展老龄产业
万本根 赵喜顺
2002,(2):-
20020227
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
何 平
2002,(2):-
20020228
早期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与外国学术思想
吴汉全
2002,(2):-
20020229
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报灾与查灾
彭家贵 王玉娟
2002,(2):-
20020230
时空的自由与郭沫若的感受方式
李 怡
2002,(2):-
20020231
爱情之花在青春凋谢中枯萎 —试论郭沫若《瓶》的主题意蕴
王鸣剑
2002,(2):-
20020232
试论王充的汉赋观
踪 凡
2002,(2):-
20020233
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妇女诗歌的抒情模式及性别意识
王 珂
2002,(2):-
20020234
山水游记的内在生命
曹家治
2002,(2):-
20020235
邹东涛和他的西部情结——评邹东涛新作《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
刘世庆
2002,(2):-
20020236
春耕夏耘20载 自编文集寄深情 —读王庭科著《走自己的路—一中共党史论集》
王安平 操世元
2002,(2):-
20020237
哲学思维的创新之作——评《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
辜堪生
2002,(2):-
20020238
散文的特性:与学术的个性:——读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
刘明华
2002,(2):-
20020239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讨会综述
刘艳妍
2002,(2):-
第3期
20020301
政府活动必须与国家本质保持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
张丽曼
2002,(3):-
20020302
加入WTO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张星炜
2002,(3):-
20020303
行政伦理的基础价值观:公正和正义
罗德刚
2002,(3):-
20020304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黄基泉 王允武
2002,(3):-
20020305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吗 一兼论传统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悖论”
朱富强
2002,(3):-
20020306
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的性质——兼论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
盛 毅
2002,(3):-
20020307
论特色农业
吕火明
2002,(3):-
20020308
论信息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
张小兰
2002,(3):-
20020309
区域市场化制度与西部经济发展效率
周 明
2002,(3):-
2002031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目标
欧阳书
2002,(3):-
20020311
人类认识发展本性与解放思想——从中国古代认识史看辩证否定的作用
柳斌杰
2002,(3):-
20020312
驳西尔勒对图灵测验的诘难——兼论行为主义作为图灵测验理论基础的合理性
王黔玲
2002,(3):-
20020313
胡适之科学精神及其文化渊源
李建国 龚秀勇
2002,(3):-
20020314
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余 勇
2002,(3):-
20020315
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
蒋芝芸
2002,(3):-
20020316
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杨晓莲
2002,(3):-
20020317
社会文明结构问题研究综述
罗浩波
2002,(3):-
20020318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刘国辉
2002,(3):-
20020319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思考
童登金
2002,(3):-
20020320
宪法解释惯例研究
周 伟
2002,(3):-
20020321
经济法利益分配功能之解释
岳彩申 袁 林
2002,(3):-
20020322
论当代中国城市法的体系——一个比较法上的考察
喻 中
2002,(3):-
20020323
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与技术创新
周鸿德
2002,(3):-
20020324
外来经商者与城市商贸市场的发展——兼论流动人口在市场发展中的资源意义
郭 虹
2002,(3):-
20020325
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
李 斌
2002,(3):-
20020326
试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李家胜
2002,(3):-
20020327
论孙中山平等与效率完美统一的理想
陈廷湘
2002,(3):-
20020328
“至理”与“真情”的苦求——吴宓论
何晓明
2002,(3):-
20020329
对南京大屠杀的采访与思考
王 火
2002,(3):-
20020330
文学“诗性”的现代阐释
黎 风
2002,(3):-
20020331
对话体赋与赋家的对话性生存
刘朝谦
2002,(3):-
20020332
九转金丹铸始成——张问陶的风格论及其诗歌风格
罗应涛
2002,(3):-
20020333
郭沫若中期历史悲剧的审美价值
陈鉴昌
2002,(3):-
20020334
论科研人员的信息素质与信息创新
李卫宏
2002,(3):-
20020335
西部高校科技工作者素质新论
谭书敏
2002,(3):-
20020336
没有什么比基础理论更有用——读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
张立伟
2002,(3):-
第4期
20020401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蔡立辉
2002,(4):-
20020402
论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矛盾的基本原则
唐 鸣
2002,(4):-
20020403
关于“有产”与“无产”几个问题的研究
赵 磊
2002,(4):-
20020404
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都 淦
2002,(4):-
20020405
区域性社会发展中的法律资源配置及其意义
赵娓妮 里 赞
2002,(4):-
20020406
论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
曾永昌
2002,(4):-
20020407
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应着重研究使用价值
文大全
2002,(4):-
20020408
公有制条件下个人财产多寡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杨继瑞
2002,(4):-
20020409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陈 伟 罗来明
2002,(4):-
20020410
绿色经济:21世纪 续经 的主导形态
崔如波
2002,(4):-
20020411
论辩证发展观的形态发展
冉昌光
2002,(4):-
20020412
人的全面发展与理性的直觉.
陈伯君
2002,(4):-
20020413
论作为哲学的科学概念的嬗变
鹿丽萍
2002,(4):-
20020414
汉魏时期传统价值的崩溃与文化主题的转移
李小光
2002,(4):-
20020415
太虚弘扬兜率净土的旨趣
罗同兵
2002,(4):-
20020416
刑事审判价值论
陈开琦
2002,(4):-
20020417
民事诉讼制度为什么而设立
李祖军
2002,(4):-
20020418
论社会保障规范和社会保障秩序
余卫明
2002,(4):-
20020419
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社会人类学的鉴别解释方法
王曙光 张胜康 吴锦晖
2002,(4):-
20020420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
黄少华
2002,(4):-
20020421
中小学素质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刘远山
2002,(4):-
20020422
论教育与贫困的负相关性
申晓梅
2002,(4):-
20020423
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冉云霞
2002,(4):-
20020424
均势观与洋务时期的对外理念
田 涛
2002,(4):-
20020425
论世纪之交陈独秀的思想来源与文化选择
闾小波
2002,(4):-
20020426
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新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制度的变迁
李伟中
2002,(4):-
20020427
论赵尔丰
李茂郁
2002,(4):-
20020428
论浙西词派的词统建构
陈文新
2002,(4):-
20020429
句式规范的超越——杜诗铸句艺术之一
马德富
2002,(4):-
20020430
悲剧的历险——论曹禺悲剧艺术的发展衍变
向宝云
2002,(4):-
20020431
《金瓶梅》历史人物本事考论
马 征
2002,(4):-
20020432
刘大槐散文创作中的“神”“气”论
易 然
2002,(4):-
20020433
试论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的冲击
赵志立
2002,(4):-
20020434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李万青
2002,(4):-
20020435
世纪之交的古蜀文化研究力作 一读《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
彭邦本
2002,(4):-
20020436
通而不同 后来居上——谈钟如雄《说文解字论纲》
王发国
2002,(4):-
第5期
2002050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
董振平 郑曙村
2002,(5):-
20020502
当前“反全球化”运动探讨
郑玉琳
2002,(5):-
20020503
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张 清
2002,(5):-
20020504
从《共产党宣言》的一处误译看资本主义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 ——兼评《两个“必然”及其实现道路》一书
高 放
2002,(5):-
20020505
关于《共产党宣言》汉译本若干问题的分析
罗伯中
2002,(5):-
20020506
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的伟大旗帜——学习《论“三个代表”》的体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课题细
2002,(5):-
20020507
深入发掘列宁关于机关改革的思想
俞良早
2002,(5):-
20020508
农耕文化负效应对四川领导干部素质的影响及对策
刘李裴,课题组
2002,(5):-
20020509
信息租金、信息成本与家族企业制度安排
刘平青
2002,(5):-
20020510
中国R&D投入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武 博
2002,(5):-
20020511
经验与启示: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
王国敏
2002,(5):-
20020512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研究
廖 果
2002,(5):-
20020513
论马克思对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祁晓玲 曾令秋
2002,(5):-
20020514
论第一生产力的历史哲学意义
向传三
2002,(5):-
20020515
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杨世宏 刘冠军
2002,(5):-
20020516
治文 研究的新方法——文化研究方法的符号学模式
周长焕
2002,(5):-
20020517
女性问题思考
王 虹
2002,(5):-
20020518
论社会对权力的制约——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展开的研究
鲁 篱
2002,(5):-
20020519
诉权约定的效力与公民诉讼权的保护
刘晴辉
2002,(5):-
20020520
论证券越轨及其社会控制 一关于证券市场违规违法犯罪的法社会学分析
官欣荣
2002,(5):-
20020521
BOT投融资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
王 静 许小牙
2002,(5):-
20020522
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
孙国峰
2002,(5):-
20020523
逆向选择与信用资源的培育
易敏利
2002,(5):-
20020524
进一步重视和推动对当代史的研究
李良玉
2002,(5):-
20020525
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叶扬兵
2002,(5):-
20020526
1972 -197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过渡性分析
李 刚
2002,(5):-
20020527
广州起义新探
黄国华 梁志明
2002,(5):-
20020528
论后期;‘西昆派”
祝尚书
2002,(5):-
20020529
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百年综述
赵章超
2002,(5):-
20020530
论《西厢记》主题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熊 笃
2002,(5):-
20020531
对“自由”的误解与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高 玉
2002,(5):-
20020532
阳翰笙研究述评
徐志福
2002,(5):-
20020533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开发与管理
宋 扬
2002,(5):-
20020534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思考
李 军
2002,(5):-
第6期
20020601
新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论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苏戎安
2002,(6):-
20020602
“三个代表”——揭示共产党生存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与新概括
赵厚钊
2002,(6):-
20020603
“三个代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康超光
2002,(6):-
20020604
政府形象管理初探
颜如春
2002,(6):-
20020605
论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
朱步楼
2002,(6):-
20020606
论列宁与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两个概括
王万民
2002,(6):-
20020607
试论公共服务劳动也能创造价值
辜堪生
2002,(6):-
20020608
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姜爱林
2002,(6):-
20020609
再探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决定
杨小勇 龚晓莺
2002,(6):-
20020610
论国有股减持及其理论缺陷
杨 斌
2002,(6):-
20020611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推进西部大开发
邓 玲
2002,(6):-
20020612
全球化背景下西部的全方位区域开放
何 频
2002,(6):-
20020613
真理验证过程中的复杂性
余德华
2002,(6):-
20020614
试析《周易大传·系辞》中合理性思想及现代意义
鲍刚毅
2002,(6):-
20020615
中国古代的医政相通及其文化心理
李 戎
2002,(6):-
20020616
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
彭 肜
2002,(6):-
20020617
从古典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经济伦理观
张 牛 周安敏
2002,(6):-
20020618
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胡鹏林
2002,(6):-
20020619
国家与民间:中国法律援助社会化路向论析
孙 晋
2002,(6):-
20020620
论民事案件申请再审及申诉复查听证制度
郑泰安 周伟蓉
2002,(6):-
20020621
略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赵 明
2002,(6):-
20020622
票据质押基本问题新探
辜明安
2002,(6):-
20020623
关于陷害教唆的几个问题
魏 东
2002,(6):-
20020624
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
刘祖云
2002,(6):-
20020625
市场经济中市民职业流动与阶层分化重组的特征
俞 萍
2002,(6):-
2002062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问题研究
唐永进
2002,(6):-
20020627
自杀轨迹模式研究
库少雄
2002,(6):-
20020628
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一以江苏为例
周 彪
2002,(6):-
20020629
民国初年四川的反缠足活动(1912 - 1917). ——以官方措施为主的考察
杨兴梅
2002,(6):-
20020630
红色区域内乡村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川陕边苏区为例
时广东
2002,(6):-
20020631
明清华北西北旱地用水理论与实践及其借鉴价值
王培华
2002,(6):-
20020632
汉语经验之翼的回响——从高校教材资源建设看西方文论在当代中国
侯 洪
2002,(6):-
20020633
金圣叹文论二题
杨玉华
2002,(6):-
20020634
“文化探源”: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方法
赵 海
2002,(6):-
20020635
浔阳襄阳二诗豪 一陶渊明、孟浩然的人生追求与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王定璋
2002,(6):-
20020636
《史记》人物传记叙事时间模式研究
高 萍
2002,(6):-
20020637
名符其实的《三国演义新探》
郑铁生
2002,(6):-
20020638
评俞思念、于文俊新著《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
石本惠
2002,(6):-
20020639
挖掘独特优势,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四川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钟 琛
2002,(6):-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