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已被:浏览 1756次 下载 2485次 |
|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 |
江世银
沈佳倩 |
|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
|
摘要: |
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可控性、可测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作为我国正规金融机构补充的影子银行的存在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有较大负面影响,但同时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大概率的正面影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估测发现,2018年影子银行信贷总规模达729万亿元,占当年GDP90万亿元的809%。对此我们必须思考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快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改革进程,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既保证有效监管也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注重预期的引导与调节。 |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贷总规模估测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预期引导与调节 |
DOI: |
|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三期南京审计大学应用经济学〔苏改办发(2018)号〕资助 |
|
|
|
|
|
|